从精细化管理入手 强化基础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企业经营情况的好坏,有没有可持续进展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管理工作是否扎实有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管理法律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和目标。 一、实施精细化基础管理需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培育员工的精细化观念和意识。 积极主动向员工广泛宣传灌输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将精细化理念植根于员工的脑海,有效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 企业必须系统梳理管理流程,寻找漏洞和缺陷,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有制度、有记录、有流程、有标准、有监督、有控制,最终使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走向法律规范化和系统化,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经营分析和预测要更加精细化。 企业管理的重心在于决策,而精细化的经营分析和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4、精打细算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连接战略管理与绩效管理以及落实精细管理的重要牵引环节,并逐渐从成本目标控制手段向财务绩效评价工具和企业战略执行平台演进。 5、重视执行成本,强调效率。 财务成本管理的精细化要慎重考虑执行的成本和效率不能因过分追求精细化而损害运营效率。在拓展工作领域与其它部门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制度执行的成本,避开陷入繁琐冗杂的流程处理中。 二、从精细化管理入手,仔细开展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工作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加强基础工作的核心是法律规范企业和员工的经济行为.力求做到:基础管理教育以落实为目的,规章制度措施以落实为本,总结考核以落实为依据,在执行制度上人人平等. 1、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围绕企业的自身特点,确立奋斗目标,定位准确。 2、正视差距挑战自我. “管理粗放"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其一,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在工作中只强调效果,不注重过程其二,有的管理单元太大,层次太多,造成了管理上的不到位。其三,一些考核指标还缺少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还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其四,有的管理主体责、权、利不统一,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强化基础管理,必须彻底摒弃粗放管理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3、夯实基础自我完善。 一是细分管理单元。全面推行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