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天网”工程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我县“天网”工程的基本情况“天网”工程是指为满足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是预防震慑犯罪、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以来,我县的“天网”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三期,第四期也正在紧张施工之中,设备从无到有、能力从弱到强、作用由小到大,监控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加强全县社会治安管控、遏制和打击违法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高度重视,各期“天网”工程建设较为顺利。我县“天网”工程建设自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并把“天网”工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平安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实。整个工程共分四期建设:2008年实施的一期工程,采取“企业投资、政府租赁、公安使用”的模式,由县电信公司投资建设并负责维护,主要是在县城区主要街道路口、重要场所等重点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2013年施工的二期工程由县财政投资2900万元,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按照“构建框架、延伸覆盖”的建设思路,向县城区盲点、乡镇延伸,基本实现了对城区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和乡镇重要点位及进出县界路口的全时空、全方位覆盖。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2016年县政府又投资2500余万元启动“天网”工程三期建设,主要是社会面监控全覆盖工程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覆盖严密、重点突出、高效实用、管理规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对居民住宅小区、村居、单位、农业观光园的视频监控全覆盖。2017年10月三期工程验收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前三期“天网”工程共整合上线1079路。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遵义市天网办对各县“十三五”期间视频监控任务也提出具体要求。我县结合城区重点部位、旅游线路、乡镇主干道和重点村寨的安保需要,于2018年3月开工“天网”工程四期建设,目前工程推进顺利,预计今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又将增加670个监控点位。(二)建立应用机制,“天网”工程管理运行规范。为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在防范、控制、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满足实战需要,公安部门建立了指挥调度、警情研判、警情处置等工作机制,建立了监控工作流程、图像资料安全管理、检查考核奖惩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视频应用奖励制度,对民警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或违法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的,予以奖励。根据警情通报和信息预警,适时调节监控探头的覆盖监控重点,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视频监控与街面巡逻、社会化视频监控相对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控社会治安动态中人、事、车、场所的变化轨迹,及时调动、指挥警力进行快速处置,保证视频发现警情后,街面警力能够迅速出击,形成视频监控与巡逻防控相结合的动态防控合力。(三)强化实战应用,“天网”工程作用彰显威力。目前公安机关利用“天网”工程直接或间接破获的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70%以上。特别是在侦破团伙作案、流窜作案中,“天网”工程成为主要的侦查手段之一,如成功侦破龙溪黑水塘“12·09”杀人案、“12·22”交通肇事逃逸案、系列变压器被盗案等,有效打击了犯罪,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每年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录入的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数量都达数万起,为维护交通安全、促进交通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天网”工程还成为服务群众的新型平台,先后为群众、单位开展服务6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调研组认为我县的“天网”工程不管是建设、管理还是使用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上,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在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乐观地预计到,“天网”四期工程完成后,在全县范围内能进一步压缩犯罪空间,形成让犯罪分子无处下手、无处可藏的“天罗地网”。二、存在的问题一是设备在线率低,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影响使用。“天网”工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