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点总结(3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专题三 牛顿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变化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 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 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试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试验直接验证。 ④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本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状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 m=F/a 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严格相等。 ④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 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m成反比。 (2)公式: 理解要点: ① 因果性:是产生加速度 a 的原因,它们同步产生,同步变化,同步存在,同步消失; ② 方向性:a 与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似; ③ 瞬时性和对应性:a 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3.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4. 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在连接体问题中,假如不规定懂得各个运动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似加速度,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整体。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状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整体法) 假如需要懂得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受力状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一般两种措施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处理连接体问题。 5. 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