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称于“罢了"。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二、一词多义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称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三、词类活用1.陈康肃公善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2。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3.汝亦知射乎: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技艺。4.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看轻,轻视。四、古今异义1。尝(1)古义:曾经(2)今义:尝试、品尝2。但(1)古义:只是(2)今义:转折连词,不过3.安(1)古义:怎么(2)今义:安定;平安,安全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尝射于家圃”,即“尝于家圃射"。2。省略主语:“自钱孔入”,即“(油)自钱孔入"。知识点:1.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谥号“文忠".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诫人们虽然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或者:形象的阐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与人”的道理。)4.人物形象:(1)陈尧咨:善射,并以“以此自矜”,得意洋洋、骄傲自满。(2)卖油翁:不卑不亢,谦虚沉稳,体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态.5.作者塑造卖油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答:不仅仅是以纯熟的酌油之技来展示熟能生巧的道理,也不是以其沉稳从容来对比反衬陈尧咨的恃才傲物。卖油翁在文中更是以一名说教者的身份出现的。他是“翁"而不是“郎”,因此在年龄、阅历上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和见多识广,同步尚有时间沉淀的老练内敛,更有醇熟的酌油之技,这些都是老头儿说教的资历。因此在文武双全、射艺高超的陈尧咨面前才会从容自若,不动声色的说教。说究竟,真实的卖油翁不是谦虚的,实际上他是一种自得、自负、自以为是的老头。他是一种作者精心塑造的“说教者",他没有谦虚,也不应当谦虚。6.文中有两个人物,哪一种是重要人物?为何?答:卖油翁是重要人物.由于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