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考试大纲 一、竞赛形式和成绩评估联赛分两个等级组:普及组和提高组.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l 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基本能力,并对知识面的广度进行测试。初试为资格测试,各省初试成绩在本赛区前 15%的学生进入复赛。l 复试形式为上机,着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编程语言的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发明性等。各省联赛的等第奖在复试的优胜者中产生。 比赛中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l :初赛:BASIC、PASCAL 或 C/C++;复赛:BASIC、PASCAL 或 C/C++.l :初赛:BASIC、PASCAL 或 C/C++:复赛:PASCAL 或 C/C++。l 及之后:初赛:PASCAL 或 C/C++: 复赛:PASCAL 或 C/C++.每年复赛结束后,各省必须在指定期间内将本省一等奖候选人的有关状况、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报送科学委员会。经复审确认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报送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立案。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各省获 NOIP 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分数线或比例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可按照成绩确定获奖名单。二、试题形式每次联赛的试题分四组:普及组初赛题 A1、普及组复赛题 A2、提高组初赛题 B1 和提高组复赛题B2。其中,A1 和 B1 类型相似,A2 和 B2 类型相似,但题目不完全相似,提高组难度高于普及组.l 初赛:初赛所有为笔试,满分 100 分。试题由四部分构成:1、 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5 分,合计 30 分。每题有 5 个备选答案,前 10 个题为单选题(即每题有且只有一种对的答案,选对得分),后 10 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有 1 至 5 个对的答案,只有所有选对才得分)。2、 问题求解题:共 2 题,每题 5 分,合计 10 分。试题给出一种论述较为简单的问题,规定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种合适的算法,并推算出问题的解。考生给出的答案与原则答案相似,则得分;否则不得分。3、 程序阅读理解题:共 4 题,每题8 分,合计 32 分.题目给出一段程序(不一定有有关程序功能的阐明),考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段程序给出程序的输出。输出与原则答案一致,则得分;否则不得分。4、 程序完善题:共 2 题,每题 14 分,合计 28 分。题目给出一段有关程序功能的文字阐明,然后给出一段程序代码,在代码中略去了若干个语句或语句的一部分并在这些位置给出空格,规定考生根据程序的功能阐明和代码的上下文,填出被略去的语句。填对则得分;否则不得分。l 复赛:复赛的题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