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探究摘 要:孤独感是一种当个体在与社会环境接触过程中所得到的感觉达不到个体期望值时的情绪体验。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最具活力的领航人,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日益凸显,孤独感测量的相关指标也有所增长.本文从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入手讨论,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如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化分析,为大学生战胜孤独感提出相关建议,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孤独感;心理健康一、引言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孤独”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你寂寞了吧"“孤独感就这样席卷而来”,这些语句是大学生通过人人,微博等聊天工具所表达的孤独感,回到现实生活,孤独寂寞似乎也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普遍提及的事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本应该是青春向上,追求美好梦想的年代,为何会出现“孤独”这样的带有消极情感的词汇,而且这一词汇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无疑引起我们对孤独的思考。“你孤独吗?”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上升到哲学的角度,这相当于对自我的一个“内心剖析”.本文将对大学生孤独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讨论,笔者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深化分析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学实践成果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笔者对孤独感的测量既实行了传统的 UCLA 孤独量表法定量的收集孤独感指数信息,也实行了自制的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孤独感问卷定性的描述孤独感的进展现状。笔者抽样调查了中央民族大学 200 名大学生对“孤独"一词的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72%的学生每周都会使用“孤独"一词,83%的学生表示会常常见到或者使用“孤独”一词,其中既包括了因个人因素产生莫名的孤独寂寞感,也包括对朋友等的调侃。总之,不管是严格意义上的孤独体验,还是作为玩笑而日益频繁出现的“孤独”一词,都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二、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常常孤独的人往往是羞怯与内向的,他们个性孤僻而多愁善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拘束且审慎。一方面,他们追求完美,因为完美形象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而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一旦失败,便会产生更大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倾向于将自己看成是笨拙而不友好的,常常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对自己在社交情景中的行为反应没有信心,有着强烈的自责感和恐惧感。所以说,孤独者往往是一个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