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保护环境,垃圾分类设计意图:在今年的城市建设上,由于人口日益密集,所以,生活垃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我们的孩子都知道垃圾要放入垃圾桶,但其环保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提倡垃圾分类,使垃圾能循环再用.环保观念首当学校、幼儿园先行,因为“教育一个孩子,才能带动一个家庭乃至文明整个社会”,当我们的孩子有了垃圾分类观之后,今后的生活环境才会得以保障。幼儿的活动来源于生活,但对于 5——6 岁年龄的幼儿来说,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要让幼儿马上想起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幼儿很喜爱逛超市,超市里边的东西非常丰富,所以我就从逛超市入手设计了这堂课。使幼儿的思维有所发散,能够很快想到超市购物后会产生的很多垃圾,因此我选择了从超市购物后产生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内容的活动,在活动中,以律动、故事、儿歌、游戏,贯穿始终。提供大量实物,通过自身的尝试操作活动,让幼儿通过玩中学,玩中做的方式来达成本次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1.通过超市购物后产生的垃圾引导幼儿不乱扔垃圾,树立环保意识。 2。培育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3。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教学准备:1。ppt 教学设计;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电池等。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3. 4 只自制垃圾分装桶,贴上 4 种标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了解垃圾的来源(一)老师带小朋友做律动《逛超市》(二)老师带小朋友做律动《吃东西》,吃完东西后会产生了许多垃圾,让幼儿说一说从超市买回的哪些东西会产生垃圾。(三)出示乱扔垃圾和垃圾入桶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哪副图做得对,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观看动画,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一)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提问:“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二)出示垃圾分类的 4 个标志,让幼儿认识。(三)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标志?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认识垃圾筒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蓝色代表厨房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黄色代表其它垃圾.三、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