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回顾自己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奥妙,吸引着我去探究和发现。现在我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和谐课堂 语文课内容较多,知识面广,传授的信息量大,而语文课节有限,必须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思维就活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就快。只有做民主的老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我总是把微笑带进课堂,蹲下来看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这么想也就这么做。对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生字词,我都会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好。一是要求学生仔细抄写,在培育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养成边抄边记字的习惯。听写是学完生字(词)必定要做的事情,而且每次听写后我会马上或很快就批改好发回给学生,及时地检查他们有没有改正错别字,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很重视、很仔细地对待听写的,他们也会努力把生字记牢.同时培育学生书写的基本功,课堂上注重对学生书写的有效指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平常的生字书写,我都会向学生说明:老师只要求你做作业先要有仔细的态度,然后力求正确。假如哪一课的生字书写不过关,涂改严重,我就让学生重写一遍,经过我的严格要求,现在我班的作业、卷面字迹较工整、清楚。三、培育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本人现在所教的是二年级,课堂上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比较多,这样课堂气氛既喧闹又可以节约时间,教学上过多的集体回答显然存在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进展,影响了以后中、高年级的教学实施。为了培育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使课堂上更多的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我尝试了两点做法。1、改变过多的整体回答为个别回答.课堂的教学形式原来就应该丰富,个别提问有利于检查教学的效果,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个别回答的机会.2、给后进生更多的发言权.培育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觉得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后进生上课一般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思考。因此对后进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