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活动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2. 掌握 0-6 岁儿童语言进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3. 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活动准备课件 PPT活动过程一、学前儿童语言进展的基本规律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进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进展期两大阶段.(一)前语言进展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进展三个方面的能力:1.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进展(辨音能力的进展)辨音水平(0-4 个月)→辨调水平(4-10 个月)→辨义水平(10—18 个月)2.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进展单音发声阶段(0—4 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 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 个月)3.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进展产生交际倾向(0—4 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 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 个月)(二)语言进展语言的进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1。语言形式的获得(1)语音的进展学前儿童的语音进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进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 3个方面来考察。A、语音辨别能力的进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B、发音能力的进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进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进展.有讨论表明,汉语儿童到 4 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 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进展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