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一、学生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实行的措施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1)健康教育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2)查找病因首先查清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实行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3)合理安排膳食: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 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 C 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4)防治指导: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 10~11g/dl 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 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 以下的学生,学校应建议其去医院诊治,并重点观察。(5)监测:每年一次对学生血红蛋白进行监测,掌握学生贫血发病率。二、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龋病、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学生牙龈炎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11~12 岁时逐渐成为重要问题,15 岁学生可达 70~90%,有的地区甚至达 100%。儿童少年中龋齿已得到充填者仅占龋齿数的 1。54%,龋患率逐年上升。龋齿的病因主要是由细菌、食物和宿主三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龋齿的发生进展相当缓慢,必须有充分的作用时间才能完成龋病的形成过程,牙菌斑是牙龈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实行的措施: 针对龋齿及牙龈炎发生的诸多影响因素,应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学生传授龋病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实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