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目的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做出评价,选择最优的建筑场地。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整治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3、分析、讨论工程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评价结论。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意见。5 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治建议。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精度等)一.范围:1.由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决定:建筑物类型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则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范围、规模和强度也不同,选择测绘范围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点。2.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是随着建筑物设计阶段(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提高而缩小的3。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讨论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讨论程度差,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就大。二.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主要取决于设计要求,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则取决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建筑物类型、规模及其重要性。(1)可行性讨论勘察阶段 1:50000~1:5000 属小、中比例尺测绘;(2)初步勘察阶段 1:10000~1:2000 ,属中、大比例尺测绘;(3)详细勘察阶段 1:2000~1:200 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三。精度: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系指在工程地质测绘中对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在工程地质图上反映的详细程度,为了保证工程地质图的质量,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必须与工程地质图的比例尺相适应.1.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是以各单位测绘面积上观察点的数量和观察线的长度来控制的.通常不论比例尺多大一般都以图上的距离为 2~5cm 有一个观察点来控制,观测点可不必均匀布设。当天然露头不足时,必须采纳人工露头来补充,所以在大比例尺测绘时,常需配合有剥土,探槽,试坑等探坑工程.2.为了保证工程地质图的详细程度,求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的单元划分,相应比例尺在图纸上大于 2mm 者应反映在图上。为了保证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表示的准确程度,在任何比例尺的图上,建筑地段的各种地质界线(点)在图上的误差不得超过 3mm 其他地段不应超过 5mm.所以实际允许误差为上述数值乘以比例尺的分母。三.野外编录砂土及粘性土应主要描述内容砂土:颜色;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和矿物成分;湿度;密实度;层理特征粉土和粘性土: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