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茶产业品牌的创建之路(岳西翠兰茶王评选活动已连续进行了 4 年,岳西县姚河乡竹山茶厂制作选送的岳西翠兰摘得茶王桂冠。) 茶业是岳西县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当前,全县茶园 12。4 万亩,开采面积 9.5 万亩,今年茶叶总产 2500 吨,产值 1.5 亿元。岳西翠兰茶叶品牌知名度,也随产业进展快速提高。 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岳西县没有自己的茶叶品牌,甚至没有自己的茶叶名称 。1985 年,岳西县创制了岳西翠兰名茶,结束了那段漫长而又令人尴尬的历史。此后,又经全县上下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经近几年的有效打造,岳西翠兰已成为中国名茶中的靓丽一族,已成为岳西人引以为自豪的“绿色名片”,已成为岳西茶业经济飞速进展的强大“推动器”。 回顾岳西茶业品牌的建设进展之路,我们的体会与做法是: 一、从“繁星满天”到“明月一轮”是茶业品牌进展的必定选择 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1991 年,岳西县名茶公司为岳西翠兰茶叶注册了“翠兰”商标。2000 年,国有性质的县名茶公司解体,当时的县农业局从拟组建“茶业集团"的良好愿望出发,将“翠兰"商标转交给一家私营茶业企业。然而,随着我县做大做强茶业经济目标的进一步确立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快速增强,岳西茶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品牌挑战。一是只有一家企业拥有“翠兰”商标使用权,绝大多数茶叶生产经营者“师出无名",茶叶难销,怨气不小;二是由于实力不足,“翠兰”商标持有企业在监管上力不从心,市面翠兰茶叶鱼龙混杂,消费者如“雾里看花”,不知那个是真、哪个是假;三是一些企业试图另辟蹊径,将翠兰茶叶另起名称,另行登记,自创“品牌”,搞起了诸侯“割据”.一时间,岳西茶叶市场,真假难分辩,“品牌”满天飞.消费者无所适从,政府也不知支持哪家是好. 为改变上述混乱局面,2024 年,县政府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下决心进行茶叶的品牌整合。具体做法,一是全县主打一个牌,即岳西翠兰.将县内所产的主流茶叶翠尖、翠兰、翠春、兰花等统纳入“翠兰系列";二是将“翠兰"商标有偿收回,并变更商标持有人,交县茶业协会持有、管理;三是要求县茶业协会依法将“翠兰"商标有条件的许可会员企业使用;四是县农业、工商部门与县茶业协会共同承担品牌监管职责。目前,经县茶业协会授权许可使用“翠兰"商标的企业共 120 家,全县 70%的翠兰茶叶由这些企业生产、经营。初步实现了岳西翠兰茶叶品牌全县“共享”、“共建"目标。 二、领导重视、政策支持是茶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