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农民工小李想要查阅有关土地赔偿的红头文献,但查看政府网站时发现内容两年未更新。这种现象被成为“休眠网站”,请你谈谈对这种现象的见解。【题 型】综合分析题型【注意要素】“休眠网站”是经典的消极类社会现象。解题思绪:提出问题(论述背景\现实状况)--分析问题(危害、原因)---处理问题(对策)掌握思绪之后,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但要注意这一切要在肯定“休眠网站”的初衷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而原因和对策重要是遵照“观念---制度---操作”三个层面来分析即可。【参照答案】本来,政府设置政府网站是一种搜集民意、听取民意的新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根据,也能改善干提高政府工作人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不过有一部分网站形同虚设,成为“休眠网站”。有的内容和信息陈旧,如广西上林县政府网站,新闻更新还算及时,但主页上至今还挂着两年前就已结束的“南宁政府网站评议”活动的链接;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网站,网上审批行政系统的“在线征询”,征询列表总共就 6条,最新的征询日期是 3 月 6 日。“公告大厅”里,内容目前还是 0 条;有的还在建设和维护中,网友打不开,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便民服务网上政府,各机构的领导与工作人员无一显示在线;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网站,在网站首页左侧“在线服务”中点击“在线办理事项”和“查询办理进度”,都跳出“无法显示网页”;有的对网民的问题答复不及时或答非所问,例如甘肃省天水市政府网站的论坛里,大多数子论坛都显示“答复数 0”,论坛的互动作用消失,变成了单向公布信息的平台。这些“休眠网站”在导致网络资源挥霍的同步,也会影响网民处理问题的进度和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失去对政府的信任,减弱政府的公信力。之因此会出现“休眠网站”,首先是政府及其政府工作人员对政务信息公开的作用认识不够,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没建立起来。诸多地方政府网站都是应景工程,当时建网站只是受全国倡导“电子政务”的影响,或者为追求政绩而建,因此只要达到上级和媒体关注目的后,就疏于管理了。另一方面,有关电子政务的立法和机制不健全。再次,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改善这一现象,有如下对策:第一,政府工作人员要摒弃官僚主义作风,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充足认识到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第二,加紧有关电子政务的立法进程,建立政府网站考核机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