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课程代码:3423、4225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现代工业企业、交通、国防等各行各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重要装置,在各行业的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目的就是要考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能纯熟地设计控制系统的梯形图,掌握编程的措施和环节,并能纯熟地上机调试。二、课程目的与基本规定1、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这是课程的基础,对清晰地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2、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配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提供了众多的输入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保持继电器、定期和计数器、特殊继电器等,这些继电器是编程的基础、操作的对象,要熟悉它们的作用、功能和地址编号。 3、详细理解每条指令的功能。运用指令进行经典实例的编程。通过大量的习题以及上机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指令系统。这部分是整个课程的重点。 4、运用已掌握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知识,综合运用,达到能完毕小型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上机操作和初步的故障处理。5、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理解系统的通信和联网,为深入自学打下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试验教学环节占有相称的比例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必须先掌握电工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及电器控制的基础。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的第一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规定1、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发展历史和趋势。 2、能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的区别。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的(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一般) 识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况(一般)识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况(三)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一般) 识记:继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的区别(四)微处理机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影响与比较(一般) 识记:微机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的区别(五)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动向(一般) 识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构造、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构造、原理,各重要部件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输入、输出元器件或装置的种类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连接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