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育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人才的培育目标,提高了人才培育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进展制造了便利条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比认证标准,介绍了培育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情况。[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05-0020—02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培育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在培育学生全面素养的基础上,高校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1],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进展的综合素养。毕业 5 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达到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 培育目标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育,不断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培育“知识"“能力”“素养”全面进展的人才,加强和拓宽学科和专业基础,加强素养教育。 此外要定期评价培育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育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要有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参加[2]。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电气应用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及电气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分析企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3]。(4)讨论: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采纳科学分析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