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一、地下综合管线施工测量1 、交接桩测绘院交桩后,及时做好护桩、拴桩工作, 进行导线点及水准点的测量复核,其精度要求:测角测回差〈15" ,量距(往返大量)<1/5000 。经验证无误后,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2 、平面控制测量为确保测量的精度,本着先整体后局部,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对业主所交控制点复核无误后,进行护桩;在施工范围内进行拴桩并绘制拴桩平面图.测设所用全站仪,其精度为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棱镜±(2mm+2ppm×D),反射片(4mm +3ppm×D )。3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业主所交的水准控制点, 在施工范围内, 测设一条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 各水准点布置在便于施工测量和保护的地方, 其精度等级满足《工程测量法律规范》GB20246-93三级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所用仪器为DZS3-1自动安平水准仪,其精度为±3mm/Km 。4 、施工测量⑴在各综合管线的施工中,由控制导线点的坐标及管线中心线各折点的坐标计算出放线要素,然后采纳极坐标法, 用全站仪将各折点测设出, 再根据开挖所放坡度及槽宽, 计算并测设出开挖的上、下口线。⑵测设时以附近控制点为准,用相邻控制点或其它准确参照物进行校核, 测设点和控制点之间距离不大于100m.⑶在测量过程中,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特别标志表明其位置。⑷测量放线的精度要求如下:管道起点、交点井位及终点相对于附近控制点的定位允许偏差〈±10mm。在基槽内侧设高程及坡度控制桩。间距不超过10m.在回填土前测出起点、终点、交点、井位的坐标及管顶高程其高程允许偏差±3mm 。5 、保证施工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及测量资料管理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的精度, 项目部采纳两级符合制度。测量所用的仪器设备都在检定有效期内. 本工程所有的测量桩位都必须设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保护, 桩位的选择应便于施测, 牢固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采纳钢筋混凝土浇筑,砌砖围护,严防车辆碾压。如遇有破坏的桩位,应及时补测, 并做好复核.测量放线、验线都要根据相关文件做好相应的资料, 同时,要保存好测量原始资料,以保证竣工时资料齐全、无丢失。二、雨、污水管道工程1 、概述本工程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采纳柔性接口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材.2 、雨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开槽→砂基础→下管→管道安装→锁管→检查井施工→闭水(污水)→回填。3 、施工测量放线⑴雨污管线的施工中,由控制导线点的坐标及管线中心线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