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工作案例及分析 芮城县党政幼儿北园 尚艳霞一、案例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幼儿园从本学年度开始进行绩效工资发放,而且规定,绩效工资必须体现倾向一线,多劳多得的原则.园长根据平常的工作以及上年度的年度考核成绩本着规定原则制定了幼儿园的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在方案发放前,园长召开园委会及教研组长开会进行了商讨,征求了他们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方案进行了修改。方案公布后,在幼儿园泛起很大的波澜.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年龄大的老师反映:应该考虑老师的年龄因素,因为幼儿老师特别的职业特点,有的活动受到年龄的限制不能参加,势必考核成绩受到影响.2、没有享受全额的老师反映:上年度的考核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成绩不能当成绩效发放的依据。3、请假多的老师反映:考勤已经在考核中有了反应,在进行绩效发放时不应该重复进行.4、一部分职称工资没有兑现的老师反映:因为上级原因工资没有到位,幼儿园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种种反应在老师中流传着沟通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之间或者间接的反应到园长的面前,园长根据出现的情况,分别有针对性的找人进行了谈话.并与他们进行了促膝长谈。详细的向他们解释了方案的内容和指导原则。二、分析问题从案例来分析,矛盾的根本问题就是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恰是这种关系问题,直接决定幼儿园的工作状况。人们常言“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这是一个女人聚集的地方,这台戏本身就难唱,要唱好这台戏,要求主角与配角之间的配合必须默契。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做好人的工作,园长才能发挥领导职能,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在管理中,假如实行严格监督制裁的管理方式,是消极的办法,只能引起对立、对抗,不能激励其积极性。前面所举的案例,园长实行了民主的方法行使领导职权,使老师消除对立的情绪,保证了工作的进行。三、问题思考1。老师为何反应如此大?老师之所以反响剧烈,(1)是因为幼儿园在原来的工资发放过程中没有与工作进行挂钩。第一次将工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过去在这方面没有注意的老师现在就着急了。(2)与园长的决策方式有直接关系。对于一项目标来说,总是有许许多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或潜在的方案,园长一个人审视所有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教职工参加民—主决策,以期望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方案。而且教职工的参加程度符合相关原则和能力原则.职评会与教职工的利益相关,因此教职工的参加积极性高;园长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