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胁痛积聚鼓胀肝癌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2024.6 胁痛(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病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 HBV 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我国的乙肝患者超过 3000 万,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和控制该病的最好方法,中医归为“胁痛”、“肝着"范畴.【诊断依据】3、中 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和《中药新药临床讨论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4 年)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2024 年).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侵入血分,内伏于肝,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病情的发生进展可与饮食不洁(节)、思虑劳欲过度有关。本病病程多久,缠绵难愈。常见胁痛、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目黄、尿黄等症候,部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脾脏一般无明显肿大。肝病病程超过 6 个月,症状持续和肝功能异常者,即为本病.部分病例因病时日久,病史可不明确,而于检查后发现。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4 年)。有乙型肝炎或 HbsAg 阳性史超过 6 个月,现 HbsAg 和(或)HBV DNA 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 HBV 感染。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1)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 HbsAg、HBV DNA 和 HbeAg 阳性,抗—Hbe 阴性,血清 ALT 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2)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 HbsAg 和 HBV DNA 阳性,HbeAg 持续阴性,抗—Hbe 阳性或阴性,血清 ALT 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辨证分型】1.湿热蕴结证:身目黄染,黄色鲜亮,小便黄赤,口干苦或口臭,脘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胁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2.肝郁气滞证:两胁胀痛,善太息,得嗳气稍舒,胸闷,腹胀,情志易激惹,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3.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嗳气,口淡乏味,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4.肝肾阴虚证:腰痛或腰酸腿软,胁肋隐痛,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耳鸣、耳聋,头晕、眼花,口干咽燥,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5.脾肾阳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