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厚淤泥质土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日益成熟的应用技术,并以较强的地质适应性以及较低的成本等方面优点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多,气候湿润,土质成分中厚淤泥土层较多,大大提高了桩的施工难度。本文从探索厚淤泥土层土质特性以及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提高厚淤泥土层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关键词:厚淤泥土层;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做好基础工程对减轻工程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具有重要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比较成熟的一项施工应用技术,并以地质适应性强和成本相对较低等方面的优点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厚淤泥软土层因其自身的土体特性,不可避免地对桩基施工带来不利影响。1.厚淤泥土层的软土特性与其它土质相比,厚淤泥软土层在地基施工中存在以下特点:深厚淤泥软土层的高含水量,这是软土地基最为显著的特点。厚淤泥软土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为粘土以及粉土粒,并具有一定的负电荷,这就使得其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导致空气中被吸附的水分停留到软土的土粒表层,从而致使软土的含水率比一般的土质含水量要高很多,影响了土粒之间的粘结性,造成了软土的孔隙比较大,构成其独特的土层特性。深厚淤泥软土层的高流变性,使得土粒之间的粘结性较低,导致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即使对厚淤泥软质土进行过相应的施工处理,但是在一定期限后,轻者可能会引起软土地基的变形,重者可能会造成整个地基的坍塌,严重影响到软土地基的稳定性。2.工程地质情况概述以珠海市横琴某房建项目为例,用地面积 169301.35m²,拟建多栋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场地自上而下浅部为回填土(平均厚度 3.7m)、中部为淤泥(平均厚度 18.4m)、粘土(平均厚度 5.9m)、中粗砂(平均厚度 3m)、砾质粘性土(平均厚度 4m),分布及厚度不均匀,属不均匀地基。基岩之上的地基土层以软弱土和中软土为主,属软弱场地土,基坑深度为 10.6 米。工程区处于河道岸边,不考虑地震震陷问题,但属于抗震不利地段。由于施工单位首次接触本区域项目,对地质情况不熟悉,以致出现不少三类桩的情况,作为本项目监督方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成孔、成桩两个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3.1 成孔的质量控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