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工作评估方案一、总则1、本评价方案旨在运用评价手段,构建一个符合我校实际的、科学的、统一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从加强老师队伍建设,促进老师专业进展入手,强化评价功能,转变办学观念,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老师法》和职教课程改革与进展要求.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是坚持方向性与客观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可测性与简易性、可比性与有用性相结合的原则。3、评价指标内容归结为业务学习、备课上课、教学讨论、绩效检测和综合考核五个方面。各方面均制定实施细则。4、评价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实行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等办法。二、评价原则 1、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2、导向性原则。教学工作评价要体现当前教育进展趋势,体现现代教学观,以老师进展为本,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个性。 3、开放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学工作评价不能用封闭的标准来框定老师的行为。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应具有开放性,注重过程的评价,为老师留有创新的空间. 4、可行性原则。教学工作评价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进展趋势,与本校教学实际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简洁明了,便于实施.三、评价方法 1、实行以随机听课、随机检查为主,期末检测为辅的方法,分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 2、评价采纳三步程序。第一步,老师自评形成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运行机制;第二步,组织评价,以专业组或学科组为单位,通过听、看、测、查等多种途径猎取信息资料,按月进行分析作出阶段性评价,学期末对老师的自评作出认定或否定;第三步,教务处根据专业组或学科组的阶段性评价结论和学生评教结果按自评:互评:生评=1:6:3的权重核定赋分,做出终结性评价。四、评价结果的运用1、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本人,使其发扬成绩,改进工作。反馈的方法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 2、评价结果作为老师各类补贴发放、荣誉称号认定、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五、评价细则(一)阶段性评价 1、参加学习培训活动(40%)。老师要主动、合理地参加培训活动。有自主培训意识,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技术、教法的培训和教改教研活动(包括政治学习和行政会议);仔细听课、记录,进行分析,并在沟通中主动发言,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每缺一次扣 5 分). 2、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