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梯队建设方案为了加强老师队伍建设,形成老师梯队结构,建立师资进展的激励机制,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及原则老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是以老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职业道德、年龄结构为标准,从有利于选拔、使用、培育等入手,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目标,建立以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和优秀青年老师等不同层次的梯形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保证老师队伍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进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梯队建设过程中,要遵守如下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老师队伍的梯队结构的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老师和优秀青年老师的产生是在同一标准、同一办法、同一程序、同一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老师个人申报、部门资格审查、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民意测评、领导班子审批等程序进行的,坚持标准公平、评审公正,过程公开原则。坚持实效的原则。在评审过程中减少人为的因素,以实际的质量、数量和所提供的实际的成果为对象进行评审,提高评审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标准和条件为准绳,宁缺勿滥。注重程序的原则.在评审过程中,根据评审的目标要求,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选拔、培育、考核等程序和科学性、有效性,通过公开条件和标准,发挥导向作用;评审的严密性和客观性,树立老师务实精神,通过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滚动进展的原则。打破终身制,根据年度考核、量化集积分排队,择优选拔,以发挥其激励老师努力进取,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作用。权责利统一原则。被评为梯队成员的老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要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教研、育人等领域的示范骨干作用,发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课题讨论等方面的核心作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老师成员,还要承担着培育年轻老师的职责,同时享受着学术沟通,课题讨论,人才培育等经费资助。重点选拔、培育与合理分布相结合的原则。要注重对专业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的老师选拔和培育,合理确定梯队成员在各学科、课程和专业的分布,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在对老师普遍培育提高的基础上,对已经被评为梯队成员的老师,要重点培育,重点支持,重点进展,以点带面,发挥其示范和导向作用。二、选拔范围及条件(一)专业带头人的选拔1。专业带头人的选拔范围从高级专业老师中选拔(以学校聘任为准).别的学校大学的都能中级带头,我们旅游专业,都是年轻老师,都要被一棒子打死。2。政治条件⑴ 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学风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