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2、(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2)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 5 页所示)。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 、 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 ,沟通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 220V 的沟通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 1.5V 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1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 以上 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14、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 , 没有连上 ;电池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