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3课时安排2 学时教学次序第 13 次课授课题目第八章 标准化考试§1 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2 标准化考试的特点§3 标准化考试的基本程序§4 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教学目标了解标准化考试的特点,掌握标准化考试的基本程序教学重点标准化考试的基本程序教学难点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第八章 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产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至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时期。标准化考试风行了半个世纪,目前标准化考试已日趋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致谈到标准化考试几乎无人不知晓.我国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在广东推行高考标准化考试,现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虽然“标准化考试"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但迄今为止,对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尚无严格的科学定义。目前对标准化考试的解释甚多,各执一见。但一般认为,标准化考试是一种大规模的、根据系统的科学组织程序、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它指的是考试实施的全过程的标准化,亦即从考试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分数到最后制定常模,都要尽量标准化.具体而言,标准化考试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化:(1)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2)考试实施过程的标准化;(3)评分、计分过程的标准化;(4)分数合成和解释过程的标准化。第一节 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主观经验性是指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带有少数人的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亦即从命题到最后的评分以及分数的解释都受到有关人员的主观因素的极大影响 .因此,主观经验性考试的质量指标比较低,假如用之作为选拔、评优的参考指标将会产生极大的错误。我国是考试的故乡,目前国际上都公认现在的考试起源于我国公元 606 年开始实行的,直至本世纪初(1905 年)才废止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对我国的历史甚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的很多做法对现在的考试仍有借鉴意义.这在第一章已有论述。科举考试是非常典型的主观经验性考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主观经验性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命题的主观性曾有人举了一个科举考试在命题方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清乾隆年间曾出过一个诗题,叫做“灯右观书”,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晚上乾隆读书时,宫监将灯放置右侧,有碍目光,所以随手拟定了这个试题.此例虽然非常特别,但暴露了主观经验性考试在命题方面的极大随意性。二、评分的误差较大有人讲了一个笑话:西方有位历史教授在评一次历史考试试卷时,误把自己做的标准答案混入了考试的答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