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先进事迹**,1943年8月出生,现年74岁,**县审计局正科级退休干部。**省**市人,1956年随父支援山区建设来到**,1963年参加工作,1984年**县审计局成立时调入,是**审计的先行者。退休后,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单位人员紧张、青黄不接的时候,为单位排忧解难,返聘工作两年,期间不讲价钱、乐于奉献,搞好传帮带;在女儿面临人生最大挑战的时候,始终坚守,不离不弃,深沉的父爱点亮女儿的心灯,最终迎来希望的春天;古稀之年,仍然热心公益演出,每年演出几十场,劲头不输年轻人,真正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扎根先行的“老黄牛”说起他,曾经和他共事的同事无不交口称赞。**审计局成立于1984年2月,**在11月调入,1986年任副局长,是该局第一代班子成员,至2003年退休,尽心尽力在审计战线上摸爬滚打近20年。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一生奉献不图名利,就是他工作的写照。他爱学习,有毅力。九十年代初,电脑才进入机关时,他已经是年近花甲,看文件读文章都带上了老花眼镜。为了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早年学俄文的他找来了小学生的拼音表,贴在桌前墙上,有时间就找篇文章对着键盘一个个敲,年轻人笑他“打字像是在抓虫虫”,而他,却成了局里最早学会打字、排版的人之一。他爱钻研,有章法。**是当时全局唯一具有高级审计师职称的人,从自己做业务到分管业务,再到专管业务质量,历时20余年,钻研业务的同时,他非常善于总结和积累,他熟悉审计业务每个时期的变化要求,收集了审计工作所需的很多资料,业务人员都戏称他是“审计活字典”。年轻人来了,找他,听他讲述**发展历程;工作有疑惑了,找他,分析分析看卡在哪里了;项目做完了,找他,复核看看程序对了没,法规有没有用错。。。。。。他的耐心细致和博学,当时就是**审计的一颗“定心丸”。他爱“揽事”,不计回报。**同志没有退休时,是局最忙第1页共3页碌的人,退休后单位返聘工作两年,他还是最忙碌的人。他喜欢做事,看哪个同事忙不过来了,他就会去帮忙,他帮着准备过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党建、党风廉政、普法工作、信访工作等很多检查材料,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查出患了多种慢性病,可他整天乐呵呵的,工作起来不晓得累,让人觉得他像一个年轻小伙。就这样,20年的光阴岁月,他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谦逊低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分管业务的十几年,审计局年年超额完成审计任务,单位成为全县最早的省级文明单位之一,受到各级的表彰和奖励。用父爱点亮“心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儿一女都很孝顺听话,女儿没查出身患重病时,他是大家公认的最幸福家庭。但生活就是这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退休了,曾经写满幸福的日子却转瞬满布阴云,随时要直面生命的挑战。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作为父亲,他是坚强的。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时,他享受生活,感谢生活;人生大起大落,困难如山压来时,他直面生活,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昔日笑颜如花的女儿因,他直面生活,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昔日笑颜如花的女儿因为长期透析,骨瘦如柴,双手布满针眼,一度无助绝望,他和家人陪伴在身边,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积极接受治疗,只要有一丝治疗的希望都不言放弃,另一方面积极寻找肾源,终于等来合适的肾源,也迎来了女儿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快乐的“公益最长者”。*同志,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吹拉弹唱样样行,特别擅长中阮的弹奏,参加了县京剧票友协会、老年人公益演出队等,是主心骨干,也是队里年龄最大的人。近几年,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他每年都会随队参加很多公益演出,有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区的演出,有南剧传承保护的演出,有精准扶贫、文化惠民的演出,有励志圆梦、电商扶贫的联谊演出,有跨县联合的京剧戏迷票友演出,有迎国庆的节日演出,有宣传**特色产业第2页共3页产品的演出等等,多时一年下来近30余场。不论工作还是做公益,**同志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他们协会和演出队所有的公益演出没有报酬,都是出于兴趣和自愿。在电商扶贫、励志圆梦的联谊演出中,他们作为伴奏者,连坐三四个小时,演出结束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