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嘉图模型】概念 1: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玫瑰的机会成本假如用计算机来表达的话,就是用生产一定数量玫瑰的资源所能生产的计算机的数量。概念 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假如一种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商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以上分析: 假如每个国家可以出口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两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益。那是什么决定了比较优势呢?单一要素经济 在单要素模型中,产品的供应是由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共同决定的。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因此每小时工资率等于一种工人在 1 小时内发明的价值。奶酪部门的每小时工资率为,而葡萄酒部门的每小时工资率为。上述关系显示,假如奶酪的相对价格超过了它的机会成本,即则本国将专门生产奶酪。(或 )在没有贸易的状况下,本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这两种产品,则。1、 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当一种国家可以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那么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假设 和这意味着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和外国相比,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虽然本国在两种产品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互惠贸易也是由也许发生的。贸易模式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2、 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假设(2-2)这意味着本国用葡萄酒衡量的生产奶酪的机会成本不不小于外国。换而言之,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本国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将其出口到外国。国际贸易发生之后什么原因决定相对价格?【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和收入分派】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不一样只能部分解释贸易的产生,贸易还反应了各国之间资源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强调资源差异是贸易的唯一源泉。显示比较优势是受到如下原因影响:要素禀赋( factor abundance ) (与国家有关)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假如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 K,劳动数量为 L,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 K/L。 要素密度(factor intensity )(与商品有关)要素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假如 X 产品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是 Kx/Lx,不小于 Y 产品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 Ky/Ly ,则成 X 是资本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