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巷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调研报告驼巷村位于XX县区张易镇西北方向,距XX县区2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20.4平方公理,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883户3188人,属回汉杂居村。全村耕地面积11325亩,人均3.55亩。这个昔日山旮旯里的贫困村,曾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支书马如俊深有感触地说,前几年,村部拉一吨煤,甚至是买几支笔、几个本子都要向镇上伸手要钱。20XX年,驼巷村成为自治区重点扶贫整村推进村,该村紧抓扶贫开发的机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争资金、搞试点、做文章、找出路,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20XX年驼巷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到57.5万元,预计20XX年底将增加到80余万元,成为XX县区乃至固原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好的村,也创出了一条可借鉴有启示意义的新路子驼巷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一)服务创收型的发展模式稳赚钱20XX年,驼巷村在帮扶单位市财政局的帮助下,争取自治区财政厅资金300万元、固原市扶贫办资金20万元,共320万元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起步资金。面对如此数额巨大的资金,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村集体班子慎之又慎。固原市财政局下派第一书记、扶贫队员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召集会议研究,反复考察论证,最终确定服务创收的发展模式。一是利用其中的220万元成立驼巷村村级发展资金互助社,以五户联保,低于当期银行利率(如20XX年利率为5permil;,同期农村信用社利率为7permil;左右)的方式向本村有贷款意愿的贫困群众投放贷款,贷款额度为5千至5万元,时间为1至2年,这样即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又为村集体带来了创收,一个周期下来不但没有出现1户逾期不还的,而且每年利息收入近10万元之多。二是利用其中的100万元购买了收割机、覆膜机、旋耕机等大型农机及配套机具12台套,并成立XX县区张易镇驼巷村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本村群众以低于市场价20%的费用进行农机作业服务,对外以市场价进行创收。这样既解决了本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种地难问题,第1页共5页又为村集体每年创收近5万元。从20XX年开始,这两项服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左右且稳赚稳拿,自此,驼巷村集体经济逐渐积累了第一桶金。(二)产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广赚钱从掘得第一桶金后,驼巷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信心更加实足。20XX年,该村又争取到国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200万元,探索以养牛为主,其它种养殖为辅的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集体经济更加活泛持续。20XX年3月,由现任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考察、选址,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成立XX县区张易镇驼巷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并实施种养殖项目。一是投入150万元发展育肥牛产业,走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利用本村有养牛传统和村支书本人就是养牛行家的资源,申请设施农业建设用地13.8亩,建设750平方米的现代化牛棚1栋,110平方米晾草棚2座,276平方米饲料加工房1间,150立方米青贮池2座等各种基础设施,并于20XX年3月正式运行。投资33万元购进育肥牛30头进行育肥,预计10月份出栏,除去雇工、饲料等开销,每头牛最少按2000元收益计算,预计收入6万元以上。二是投入7万元发展野兔养殖产业。将本村移民迁出区200亩复垦地围栏后建设野兔饲养区,20XX年5月投放野兔107只进行养殖繁育,目前野兔总数近500只,预计年底收入5万元。三是投入7万元发展种植业。村集体原有土地150亩,去年年初又流转50亩,发展小杂粮种植,20XX年出售小杂粮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左右,今年200亩土地全部种植青贮玉米用于村集体育肥牛饲料。驼巷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奥秘剖析驼巷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其奥秘在于创新实施了能人引领多元经营精细管理的发展模式。(一)能人引领,各方给力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带头人的作用不可小觑。驼巷村集体经济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果,离不开村支书、第一书记、帮扶队员等各类能人的引领带动。20XX年在最初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时,村支书马如俊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综合第2页共5页本村实际经过反复考量,最终决定成立村级发展资金互助社保本金赚利息;成立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置资产赚服务费,为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