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信访难题的几点举措破解信访难题的实践与思考周德祥XX县区白芒铺乡共有31个村310个组9000户34570人,距县城13公里。全乡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林地5531公顷,境内属平岗区,山多地少,历来就是全县有名的干旱死角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白芒铺乡信访事件常呈现多发快发、难以调解、极易群发的特点,近几年被市县认为是信访矛盾突出乡。特别是2009、20XX年由于赴省进京非正常信访量排全县第一,直接影响了两届乡党政主要领导的调整使用。为彻底扭转白芒铺乡的对外形象,20XX年10月起,新一届乡党委政府把信访综治维稳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拿出治沉疴用猛药的决心和措施,基本扭转了信访维稳工作的被动局面,有效地创新了社会管理。20XX年1-7月,该乡信访总量季季排名靠后,特别是3-7月没有一例对象赴省进京访,到县委群工部等部门反映情况的也很少,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县委书记唐湘林在听取该乡党政主要领导情况汇报后认为:该乡抓信访工作方法对、投入大、效果好。白芒铺乡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一是充实维稳力量,变整体包干到底为单列专打其门。20XX年以前全乡干部职工共分五个大农业组,信访维稳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分别安排在五个农业组内。因此,信访维稳工作常受到农业组工作的牵制,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能快速有效地排查、处置信访问题。由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使白芒铺乡的信访问题顾此失彼、越积越多。乡党委、政府经慎重考虑后,决定信访维稳组单列,分管领导和司法所、办公室人员共7人不再安排驻村,在车辆使用、经费安排、电脑购置等办公设施上给予充分保证,从人力、物力、精力上重点倾斜,让该组人员集中力量调处、化解全乡矛盾纠纷,确保小问题不出乡、大问题不出县,矛盾处置在萌芽状态、纠纷化解在基第1页共6页层。从近一年的运行情况看来,该组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敢干负责,深入排查、认真化解,短短的几个月就成功签定息访调解协议书47份,一些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二是下移工作重心,变群众越级上访为领导到村下访。实行乡党政领导工作包干负责,特别是把主要领导的精力往基层一线倾斜。乡机关每天由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政协工委主任轮流在办公室坐班接访。全乡按照信访工作量大小排出12个重点村由党政领导驻村,乡四大柱头必须选驻其中四个最难的村,乡党委书记周德祥选择驻公认矛盾最多的白泥山村,乡长朱海勇则驻在有赴省进京隐患的湾田村。乡人大主席周建明负责农村财务清理、高速公路事件、s323道路建设有关案件的处置;乡政协工委主任何党生负责负责计生有关后遗症事件的处置,联系何家村;分管信访维稳的领导,负责涉法涉诉案件、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综合协调全乡的信访工作。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周最少用一天时间到信访热点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岩口村五保户蒋广祖因与邻居的屋檐滴水过界多次到县乡上访,乡党委书记周德祥接访后,在10天内就派出人大主席周建明和乡武装部长何跃兴到现场组织双方调解,上访人蒋广祖在调解后表示息访。乡长朱海勇在接待湾田村毛永恒反映毛以安等人争其土地事项后,派出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国土、规划部门前往村里了解情况,进行了依法处理。杨家村五保户周友忠被人打伤后打人者无影无踪而四处上访,乡政府从司法救济金中帮助解决了其部分住院药费。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发展经济来保持稳定。如建整扶贫村马垒、住兴两村,邀请县委书记唐湘林、县政协主席李显昌来村现场办公,解决了安全饮水、道路建设、林果开发、村级活动场所等多个项目建设。全乡现有水利、安全饮水、水果开发、村级活动室建设、农村文化共享、养殖业和集镇建设等项目共39个,正启动的有33个,受惠达到24个村186个组148个群众2.6万人。三是坚持各项制度,变行政管理型政府为社会服务型政府。乡党委、政府严明纪律、严格制度,通过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来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政府形象,确保干部为政勤勉清廉、为人第2页共6页公道正派,努力打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在经济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