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应用程序基础及设计 课程代码:1115、4874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应用程序基础及设计》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该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C 语言具有丰富的数据类型,多种运算符和体现式且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它既适合编写应用软件,又适合编写系统软件。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在上机实习中实现 C 语言程序设计操作,实现基本的算法。二、课程设置目的和规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课堂讲授、完毕习题、上机实习)应达到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发展概况和计算机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 C 语言的基本内容、语法构造及程序设计措施,培养他们独立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运用 C 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处理工程设计中的某些基本问题。本课程的基本规定是1、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2、理解 C 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 C 语言的特点、C 程序开发过程及上机环节;3、掌握 C 语言多种数据类型和各类数据间的混合运算及其运算次序;4、理解构造化程序设计及其三种基本构造(次序、条件、循环),掌握 C 语言的多种语句;5、领会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阐明和调用,理解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及函数间的参数传递方式;6、理解 C 语言编译预处理的三种功能并能简单应用;7、能纯熟运用多种输入/输出函数;8、领会文献的概念,掌握文献的阐明措施,文献的建立、读写等基本操作;9、掌握现代 C 编译系统共同配置的常用原则函数及使用措施。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纯熟掌握程序设计措施是本专业的基本规定之一,本课程是培养考生程序设计能力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学习面向对象的 C++语言及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必备的基础。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的第 1 章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和规定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的识记:1、计算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次重点)2、计算机的发展。(一般)第 2 章 计算机中信息表达一、学习目的和规定 掌握数制的概念和 3 数的二进制表达和运算,纯熟掌握不一样数制之间的转换。理解计算机中数据编码。掌握计算机中的定点数和浮点数。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的识记:1、数制的概念、基数、位权。(次重点)2、数据的单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