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培训工作总结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填报、统计工作是一门讨论居民死亡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为了反应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死因监测资料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连续完善的死因监测资料能够预测评估疾病死亡的态势。为疾病防治决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服务。我院利用防疫例会的机会对我乡全体乡村医生和医务人员进行了这次死因监测知识培训,现总结如下:一、目的 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居民与慢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实行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二、监测对象 县级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及住院的死亡病例;三、主要指标 1.《死亡医学证明书》、《5 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准确率大于 95%.《死亡医学证明书》、《5 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 ICD—10 编码正确率大于 98%。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 ICD-10 编码。 3。死亡病例漏报情况 县级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的死亡病例常规登记中没有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5 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的比例应小于 5%。 4。报告及时率(100%) 医疗机构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 7 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于 7 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将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送交辖区内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机构收到当日应完成录入、上报. 四、积极组织这次培训我院由院领导负责,防疫科医师主讲,充分准备资料,仔细备课,印制试卷,安排考试。五、仔细讲解本次活动我们实行由主讲人讲解学员积极提问,对学员一次没有理解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甚至多次讲解,直到学员对所讲内容全部掌握,我们的讲解真正做到了耐心细致,学员的积极性高涨,仔细听讲,积极提问,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六、严格考试纪律培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