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产生条件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 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提出 “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演变过程 王 稼 祥首次使用(1943),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中共十六大科学表述(2024),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整概括(1981),1981 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决议指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进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六大《党章》对毛泽东思想所作的科学界定,概括性地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进展。"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最突出的特征。毛泽东思想正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主要说明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则在毛泽东思想中的体现,说明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才属于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进展的客观基础.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进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且是代表了党和人民的科学认识.《决议》指出:“ 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进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阔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毛泽东思想是对这种历史活动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首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领导广阔党员和人民群众制造的丰富经验,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进展的深厚基础.其次,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中夏瞿秋白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在探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进展作出贡献. 再次,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还有许多是毛泽东起草的、经中央集体讨论决定的文件、报告,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等,都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