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镜诊疗科工作制度1. 管理制度(1)实施在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医护人员都必须在气管镜质控监督的有关规章制度下进行工作(2)医生和护士各守职责,且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气管镜诊疗科的日常诊断和治疗工作.(3)气管镜诊疗科每周安排一次例会,布置和总结工作:2.预约制度(1)实施气管镜诊疗的患者须提前预约。(2)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应症仔细填写气管镜检查申请单和相关的化验,由护工送至于气管镜诊疗科预约诊疗日期时间,对高危人群,应提前与呼吸病介入诊疗科联系,并向气管镜诊疗科医师提供详细的临宋资料(3)受检病人在气管镜诊疗科登记预约检查或治疗的时间安排一般不超过 1 周,急诊和重危病人优先安排。3。告知制度(1) 病人在受检前由医护人员告知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目的及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以解除病人的顾虑和紧张心理:⑵ 检查前必须向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否药品过敏史并说明气管镜检查或治疗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和防范措施,征得病人同意后,由本人或受委托人签定“气管镜检查知情同意书”4 消毒隔离制度(1)清洗消毒方法必须严格根据内窥镜质空规定流程操作消毒液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活化和稀释,保证有效使用浓度和时间,定期进行消毒液测试,并做好记录。(2)结核等传染病和 HIV 或 HbsAg 指标阳性者,使用专用气管镜检查或安排在单独时间段检查,术后对气管镜进行特别和充分的消毒。(3)气管镜检查结束后必须按质控要求对清洗槽进行清洗、消毒.5。检查结果报告制度 (1) 及时、正确报告检查结果,书写法律规范。 (2) 检查结果与临床或病理不符时,及时与相关科室的主治医师联系、沟通。6.资料保管制度(1)各种资料应分类做好登记和归档工作。(2)外借资料需经气管镜诊疗科主任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按时归还。(3)各存内窥镜资料(气管镜使用频度、检查人数、维修记录及气管镜、活检钳、消毒液的采样结果登记资料)。7。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1)气管镜医生和护士必须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并经培训 3-6 个月,考核通过后才能独立操作。(2)开展气管镜介入治疗必须经气管镜诊疗科主任同意并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进行。(3)开展有高风险的新技术,须上报相关部门。(4)高级职称的气管镜医生和护士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市级以上的专业学习班,中级职称至少排 2 年参加次一次市级以上的专业学习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8.并发症的处理 (1)气管镜医生必须熟练掌握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