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1.搅拌桩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可行性 1.1 搅拌桩工法的可行性 国外海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搅拌船最大施工深度已达海平面下70 m,陆上加固深度也达 40 m。在地基的 5 种主要加固方法(置换法、降水法、致密法、固化法和加筋法)中,灌浆法和搅拌桩法是固化法的代表,常常被使用,且认为是以上加固技术中最有效的技术。 国内搅拌桩加固深度一般在 15 m 左右,并曾有“深层搅拌桩属于柔性桩,其有效作用桩长只能达到 15 m”的观点,原因是搅拌桩施工质量不佳引起荷载难以向下传递。近几年,笔者接触了较多的搅拌桩工程,成功研制和应用了长达 27 m 的超长搅拌桩,取得一些经验和认识。实践证明,只要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适当,管理措施得力,现有设备完全可以在软土中将搅拌桩做到长达 27 m,复合地基承载力达 240 kPa 以上. 1.2 搅拌桩在我国的生存危机 自 1984 年在我国投入批量生产后,水泥土搅拌桩以其低廉的价格、较快的施工速度、灵活的布桩形式和水泥掺入量,在土木建筑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约了巨额的投资。但是,随着搅拌桩施工队伍的迅速进展,素养参差不齐,而搅拌桩工法的成败关键是水泥和土搅拌的均匀程度,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水泥富集块或桩身不连续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工程事故.随着国内许多豆腐渣工程的暴露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几年时而发生的搅拌桩工程事故已严重影响了其生存空间,使其不断受到设计、业主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质疑甚至禁止,大有“搅拌桩恐惧症”之倾向.1.3 关于湿喷和干喷 深层搅拌时的喷浆方式有干喷和湿喷二种,前者又称粉喷桩.从地基含水率的角度出发,干喷显然要好于湿喷。但是,干喷时出灰孔容易堵塞,其水泥土均匀性往往比湿喷差。因此,国外海上的搅拌桩都只使用湿喷,在陆地上则二者均有。国内这个问题比较突出,由此造成干喷桩的质量问题比湿喷桩更多、更严重。本文内容主要针对湿喷方法。2 搅拌桩施工质量问题和产生原因 2.1 当前搅拌桩成桩质量问题 一般认为,含水率高的软土中水泥土桩体的强度较低;有机质含量高或呈酸性的土层中桩体强度也很低,因其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影响水泥土强度增长。依据搅拌桩法律规范,当决定用搅拌桩处理地基时,先要在室内标准条件下制备不同配比的水泥土试件,进行不同龄期强度试验,确定合适的水泥掺量和外加剂,再依据 90 d 龄期的试块强度标准值来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