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委关于解决“停车难”行动计划三年工作方案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依据我市停车普查内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以打造“四个中心"为核心理念,根据“规划引领、资源统筹、智慧共享、多元建设、系统进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资源统筹、搭建智慧平台、理顺实施链条,完善政策保障等措施,解决停车供需矛盾.科学调整配建指标解决新增机动车停车需求。启动停车管理改革、搭建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增量精准供给,存量高效共享,构建现代和科进展的停车产业体系。二、工作目标构建以配建停车位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位辅助,路内停车位补充的停车供给体系。利用三年时间解决中心城区 50 万停车位缺口,到 2024 年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实现停车数据联网和动态信息发布,基本建成城市级智慧停车体系。三、工作内容(一)实行各种措施,补足停车缺口通过建设、盘活、挖潜、共享等措施,在 3 年时间内,解决实际停车缺口 50 万个.1.新建停车泊位 12 万个.(1)建设地铁换乘泊位 2 万个。对地铁 28 处具备条件站点实施 P+R 换乘站,其中对 1、2 号线现有平面停车场进行平改立建设,对 4、9、10 号线场站施工后的闲置地块建设地面生态泊位。(2)利用土储用地建设临时泊位 2 万个。利用 22 处已拆迁闲置土储地块,通过简易地面铺装等方式,建设临时停车泊位。(3)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泊位 2 万个。结合三年 314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及拆违工作,建设停车泊位 2 万个.(4)结合广场绿地建设地下泊位 0。8 万个。对大东广场、滑翔广场、小南教堂等 17 处停车需求较大的广场绿地进行改造,通过招拍挂、PPP 等多种方式进行地下停车泊位建设,解决周边停车不足.(5)利用管廊工程空地建设泊位 1000 个。利用 9 处管廊工程施工恢复后的闲置空地,建设生态停车场。(6)利用规划停车场用地、街角余地建设泊位 0。33 万个对我市独立用地规划的 4 处公共停车场用地、3 处街角余地进行平改立改造。(7)结合公交场站地下建设泊位 0.27 万个。充分利用黎明广场东公交场站等 7 处既有公交场站地下空间,建设地下机动车停车泊位.(8)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建设泊位 1000 个。结合我市南北二干线、东一环、长青街等道路改造项目,以及珠江立交桥、白山立交桥等高架桥下空地建设停车泊位。(9)结合公园景区建设泊位 1。5 万个。结合一河两岸、浑南浑北百里水系,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