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假设与企业管理【摘要】管理心理学要讨论的对象是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人的讨论,人性假设则是对人讨论的开端.所以本文根据教科书所提出的四个人性假设和相关的一切理论来看人性假设对企业管理进展中起到的影响和企业对此人性假设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策略。【关键词】人性假设 管理 经济人 社会人 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管理系统由人的社会--心理方面和物的设施--技术方面所构成,管理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协调人一物这两大系统,来有效达成系统目标的活动.。人既是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又是管理系统中诸要素协调的承担者,由于人是管理系统中唯一活的因素,所以,无论是作为管理客体还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管理思想的进展始终伴随着对人性假设的探究,从最初的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每一种人性假设的出现均预示着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人性假设理论的不断进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创新。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酬劳。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建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泰勒制为主体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开始代替随意,理性逐渐放逐经验。“经济人”假设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劳动成为谋生的第一手段的环境下是有效的分析工具,科学管理理论这种人性假设的核心认为人的本性自私、懒惰,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根据这一理论建立的管理模式,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1在这种假设下,工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都被视为天性自私、懒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违反,所以工人被视为机器,被管理者剥离了他们的原本的个性,在韦伯的官僚理论中就提到,强调管理的理性、可预测性、减少个体差异、技术能力和权威性。突出组织的制度化而去除个人的思想。很明显的一个事例就是泰勒为搬铁块的工人设置标准,他认为搬铁块的工人要是身材短小的人更容易放置铁块,而且动作也有所规定以达到他设定的标准,而且设计了一个能够对超出这一水平的工作给予奖励的薪酬系统。这种管理方式的确大大提高工人效率,泰勒的管理方法在当时将企业生产力提高了两倍甚至更高.这种管理方式在当时是成功的,但是仅限于当时的环境,放到现代企业就不能试用了。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绝不仅仅为了追求金钱,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