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导入戴启敢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也称开讲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讲课亦如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导入更是如此.《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课的导入正负有酝酿情绪,带生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老师确定新课教学的切入点.语文特级老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既然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导语才能自然贴切地把学生导入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呢?我在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实践和体会. 一、“做游戏”导入。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达到了学会新知识的目的。在教生字拼音连线时,我让一组孩子扮拼音,一组孩子扮生字,让他们各自找朋友。孩子们唱着《找朋友》的歌曲兴致勃勃地做着游戏。其间也会出错,但很快在大家的提醒下,顺利完成了生字拼音连线.这堂课学生个个情趣高涨,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明显。 二、设“疑”导入。疑是一切发现的开始,是打开知识大门的敲门砖。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形成的。课文的课题形式多样,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每次亮出课题,我都在他们读课题时“故弄玄虚”,激发他们思考课题里所隐藏的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能提出好些问题,我及时筛选,接着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和孩子们再逐一解决。由于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收获颇多. 三、识“图”导入。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看图。结合课文插图,我先设定一些问题,比如: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其实每个孩子的视角都不一样,只要回答的合情合理,我都给予他们肯定。加上我一旁的指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图中,走进了课文,从而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一堂课的学习任务。 四、“讲故事”导入.和孩子多年的接触,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挺喜爱听故事的。刚上课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