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待随班就读生甘肃省白银市 姚珠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部门加大了改革和宣传力度,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事业进展很快,但大都是学龄智力残疾儿童的 9 年义务教育,对于学龄前或已到入学年龄,但因其智力低下未达到入学能力的儿童教育仍是一个盲点。这类儿童多数只能跟着正常儿童随班就读。所谓随班就读是指特别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随班就读不仅为智障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多数轻度智障儿童通过早期的训练和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向正常化进展。但是,如何使随班就读不演变成随班就坐、随班混读,是个需要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如何让智障儿童享受到特别关注,如何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最终回归主流走向正常化?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对待随班就读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评价随班就读学生大多都有病态的情感,如大喊大叫、偷别人东西、不可遏制的冲动性。老师要关爱他们,以表扬为主,耐心劝说,循循诱导,让其改正缺点,千万不能打骂,否则会损害他们幼小的自尊心。老师更应该尊重他们,向他们讲明这么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不要让他们生活在同学们的讥笑中;老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鼓舞他们建立自信,增强适应力.要客观地评价随班就读学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从小培育才能顺利成才,更何况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弱势孩子呢?因此随班就读学生更需要关爱,需要尽早接受适合他们的高质量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弥补缺陷,开发潜能。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直接监护人,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到不自卑.有些家长受封建思想的营销太深,觉得自己生了个“傻瓜”,是自己前世没有积好德,产生低人一等的见不得人的自卑心理。因此家长事事不愿孩子参加,时时不愿孩子外出。在这种教育影响下,这些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学习,交往和实践机会,性格内向,产生自卑。家长的这种闭关自守的教育,怎样才能使孩子独立走上社会与人交际、正常生活呢? 其次家长要做到不放任。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有残疾,丧失了信心,虽不说是累赘,但是毫不关怀,在家长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孩子,只养不教。有的家长完全依赖学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漠不关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导致孩子表现随便,无上进心,对十五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具有主观片面性,纪律松散。再次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