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少先大队辅导员的工作素养少先大队辅导员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学校所有老师群体中各方面都较为出色的一支队伍,他们是与少先队员接触最多,沟通最多,对队员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可见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在学校之中的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何提高少先大队辅导员的工作素养,使这个职业更加专业的管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呢?这几年的少先队工作使我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建立辅导员培育机制,提高业务水平学校缺乏对辅导员再教育、再培育的意识,对辅导员的选拔还是比较重视,但辅导员上任后不能为辅导员制造较好的继续学习、继续深造的条件,平常辅导员工作繁杂、疲于奔命。几乎所有的辅导员都要兼课,另外,辅导员还要兼顾后勤、党建、档案管理、卫生、纪律等多种工作,辅导员感觉非常杂乱。尤其是刚上任的辅导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认为少先队的工作就是这些,长时间就会使辅导员缺乏热情,我建议上级部门应给广阔辅导员老师提供学习沟通的平台,让我们走进名校学习他们的专业化管理经验,采纳“手拉手”结对子的形式观摩学习,定期走进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回来之后要做一些课题,因此,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地专业化培训十分重要。要像培育教学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育高水平、高素养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培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二、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大队辅导员的工作面较广,弹性大,见效周期长,为鼓舞有良好潜质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既要提倡先进性,提倡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也要考虑广泛的群众性,实行适当的物质手段激励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工作目标的科学考核办法,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辅导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品德修养、工作作风、理论政策水平、组织能力、指导活动等。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可与职称、薪酬挂钩;对于连续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及时调离岗位,从而优化整个辅导员队伍.在大队辅导员评价机制上建立奖惩性评价制及进展性评价机制相结合,从制度上保障少先队辅导员在工作中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有计划地培育辅导员,以造就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色的教育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