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基层工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赵 志 基层工商分局人员处于工商行政管理最前沿,其行动如何,直接关系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影响着工商部门的整体形象。近日,笔者在基层分局蹲点调研发现,基层工商分局队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思想消极,缺乏进取意识。主要表现为部分同志精神萎靡,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缺乏斗志,工作飘浮、作风懒散,动辄讲条件,找借口;二是学习懈怠,缺乏危机意识。主要表现为怠于学习,对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有抵触情绪.工作拖沓马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现状,仅限于工作做了,不求做快做好;三是作风飘浮,缺乏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有的同志自行其是,缺乏大局观念、严于律已意识、踏实工作态度。对待工作能拖则拖,能躲则躲,领导不讲不干,时间不到不干,压力不大不干;对交办工作应付了事,对本职工作敷衍塘塞,对协办工作推诿扯皮;四是工作冷淡,缺乏建功意识。对前来办事人员不是首问负责、首释到位,而是乱解释、乱答复,造成服务对象误解,从而影响了群众与工商部门的关系。工作畏手畏脚,不以“干"字当头,而以“混”字为先,遇到问题不积极解决,一味地强调客观、强调困难,人为放大工作难度。综上所述,当前,如何充分调动基层工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其能够自觉地制造性地开展工作尤为重要。一、影响基层工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一)职能因素基层工商分局升格后,监管人数没有增加,监管内容不断扩充,监管任务日趋繁重,是导致部分工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一是职责多、任务重。基层工商分局肩负的任务几乎囊括了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全部职能.涉及工商的工作任务都要在基层分局落实,既要完成系统内部的工作安排,也要完成地方政府部门部署的各项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监管重任,一些同志感到眼花缭乱,只能疲于应付;二是标准高、要求严.随着工商职能的转变,尤其是担负起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要求基层分局精细化监管,使习惯于粗线条监管的基层人员手足无措,无从抓起;三是责任重、影响大。基层分局既是工商部门监管执法的前沿阵地,又是服务经济进展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素养较高的企业和群众。一些素养较低的工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加大,产生了怕担责的畏惧心理。(二)队伍结构因素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基层工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一是编制结构不合理。我局在职在岗干部职工 155 名,在基层一线(6 个基层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