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 郭凌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养教育的深化开展,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加强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等思想道德建设,成为老师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家校课题组”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载体,广泛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开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家校活动. 一、老师的努力是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培育合格乃至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是家长的愿望,更是老师的职责和重任,老师为了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应做好如下工作: 1。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 家长自身的素养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家长的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身心进展规律和特点,通过家长座谈,老师和家长能及时沟通,商定管理方法,共同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真正关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老师应真正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进步,这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好方法。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假如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舞,一定能深深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并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3.不失时机地展现人格魅力 老师的人格魅力放射的光芒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能赢得学生的仰慕,而且也会得到家长的全力相助,它是家长与老师之间产生信任的微妙动力。 4.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制度和条例 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奖励制度》和《惩处条例》,不仅能对纪律松懈、学习懒惰的学生起到约束作用,而且能使大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组织好主题班会或团队会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或团队会,及时为学生介绍优秀的人物事迹或当前出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怪事、错事等,进行集体讨论和评价,提醒学生借鉴或防范,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6.不吝啬鼓舞的语言和友好的行为 老师不要吝啬鼓舞的语言和友好的行为,因为老师恰到好处的语言和善意的行为方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还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7.建立良好的班干部队伍 老师应建立一支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分工明确、负责肯干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召开班干部会议 老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召开班干部会议,以利于老师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