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_第1页
1/3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_第2页
2/3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_第3页
3/3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甲李津 09523017一、 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具体、宛在眼前的特征,文学形象是根据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制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美学蕴涵的艺术画面,这一艺术画面由人物、情节、场面、环境、景物等构成,但一般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其他形象都从属于人物形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文学形象的美学蕴涵由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蕴灌注而成,同时又与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思考和态度相连。可见文学的形象性具有特别的规定性和丰富的内涵。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但是文学形象不是一种精确的、定型的形象,它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由语言的双重功能(符号语言与情感语言)、概括性、间接性以及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主观差异性造成的。它使文学形象丰满多值,使文学意境富有飘逸美,并以此调动读者的审美制造力,是文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文学理论讨论领域应该把握的一个亮点。形象所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情感语言,它最忌直露,清楚明白,使人一览无余.它必须留下许多未定点,以使读者拥有充分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要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学形象具有象外之境和味外之旨。同时形象的制造完全是作家的一种个人化的言语过程,作家虽然也得使用语言系统即必须以公共语义为基础,但作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已对其进行了主观的改造,即对公共语义进行了灌注生气的情感化的处理,从而使语言发生了扭转和偏离,不单是形象而且使整个文本的结构都形成了深浅两个层次。但是假如作者把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性作为自身制造文学形象的追求之一,作为激发读者再制造的手段或者说把它放到大不必要的位置,实际上是误解了文学形象不确定性产生的原理,并“有可能"被“形而上"的诗歌创作方法论,认识论提供其存在的理由,是那些形式主义一再肯定诗歌创作就是话语创作的其中一个“始作痈”,笔者在此篇有志于通过文学理论堵死他们的出路。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