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液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1/3
液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2/3
液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3/3
1、目的本规程主要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如何安全、正确使用液氮。2、液氮概述2。1 法定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液氮;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nitrogen 2。2 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不燃,具窒息性,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2。3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2。4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遇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2。5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遇点热源爆炸.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2。6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防寒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 50℃。2.7 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别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 19%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面罩。手防护:戴防寒手套.其他防护:避开高浓度吸入,防止冻伤。2.8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高纯氮≥99.999%;工业级一级≥99.5%;二级≥98.5%.外观与性状:压缩液体,无色无臭。熔点:—209.8℃;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7 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 临界温度:-147℃;临界压力:3.40 MPa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2.9 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 2.2 类不燃气体。3 操作程序3.1 存储操作3.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液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