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简介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于2024 年立项,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 6 家讨论机构共同研发,在百余个煤矿试点运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套现代科学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套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经过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 3 年多的试点证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理念先进、行之有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有用性.体系总结构AQ/T1093—202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法律规范》2024 年 7月 12 日发布,2024 年 12 月 1 日实施。包含 8 个部分,46 个要素和若干具体指标。1、总体要求2、安全预控管理总体方针3、风险预控管理4、保障管理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6、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7、综合管理8、检查、审核与评审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1、通用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法律规范》给出的一套煤矿安全管理的流程与法律规范,具有通用性,不仅适应于地质条件好的的煤矿,也适应于地质条件差的煤矿。当然地质条件好、装备优良、人员素养高等有利因素更有利于满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法律规范》的要求,但面临安全诸多不利条件的煤矿,通过《法律规范》的实施,同样可以提高其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可以法律规范其管理流程,可以在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其安全管理绩效。2、针对性、特别性:《法律规范》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百万吨死亡率、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水平,因此《法律规范》的条款是针对煤矿的,不适应于其它行业,具有一定的特别性.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3、科学性、系统性:整个法律规范是围绕“危险源管控”建立的,而危险源的辨识又是基于“事故机理”展开的,因此《法律规范》是科学的;《法律规范》不仅强调危险源现场管控,还强调煤矿应明确安全管理方针与目标、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与职责、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以实现危险源的系统管控。4、“本质”安全性:《法律规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