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法律规范1 管理要素及要求1.1 总要求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1.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 煤矿应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方针应:a)经煤矿主要负责人批准;b)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目标;c)包括遵守现行安全法规和对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d)体现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的要求;e)针对煤矿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f)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g)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h)可为相关方所猎取;i)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煤矿的进展相适宜.1.3 风险预控管理1.3.1 危险源辨识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并确保:a)危险源辨识前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b)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c)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危险源辨识应采纳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采纳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d)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e)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1.3.2 风险评估煤矿应组织员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a)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风险评估应采纳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b)在以下情况时执行持续风险评估,并保留评估的记录:——新改扩项目前;——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为特定项目(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井下电气焊、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等)制定安全措施前;——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1.3.3 风险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