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法律规范一、 名词解释: 有限空间: 指仅有 1 个~2 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如风道、管道、水箱、各种罐状设备等),或深度大于 1.2 m 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的封闭或半封闭建筑(如污水坑、化粪池、隔油池、小型密闭空间建筑等)。 此种建筑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可能具有危害.二、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 1。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 不良,通讯不畅; 2。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 监护和实施施救; 3.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4. 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 故. 5。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的身体受限;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种机械损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 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先检测后进入。 2)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3) 对作业场所现状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相关手续。 4) 作业前应再次对确认存在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防止有害气体的二次释放5)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以及不能采纳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 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6)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应提前准备好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工具和防护工 具。 7)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应提前准备好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通讯器材。 8)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应预先准备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2。 保证有效的通风换气 1)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前,应提前两天进行全面通风换气。 2)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时,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道等通风条件进行 自然通风,必要时应实行机械强制通风。 3) 需要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备要提前安装到位,并保证其工作正常。 4) 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别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5) 在有限空间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