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_第1页
1/25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_第2页
2/25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_第3页
3/25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宝的性质和原因的讨论》中提出:(1)指出劳动是国民财宝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的劳动。这些必需品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推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人数的比例(2)强调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所谓劳动分工,就是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的和重复性的作业。(3)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发现经济现象是基于人们的利己动机而产生的活动。巴贝奇(计算机之父):(1)赞同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种种好处,但认为斯密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人工资这一好处(2)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不同工序的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支付工人酬劳的依据。(3)主张劳资合作,认为工人同工厂主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提倡建立利润分配制度,即工人可以根据其在生产中的贡献,分的工厂利润的一部分.(4)重视对生产的讨论和改进,鼓舞工人提出合理化建议.卡尔·冯·克劳斯威茨(1)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2)管理者应该承认不确定性,从而根据旨在使不确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要求来全面分析与计划(3)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依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直觉为依据.罗伯特·欧文(行为学派的先驱者之一):“新协和村”,重视人的因素安德鲁·尤尔为工厂制度输送了大量的管理者,为正在进展的工厂制度做出了贡献夏尔·迪潘工业教育19 世纪以前的管理思想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原因:(1)早期人们讨论的侧重点是技术而不是管理本身(2)当时的企业管理者多是发明家、掌握某种技术的人及工厂创始人,而且企业规模不大(3)当时教育并不普及管理运动发生在美国的原因:(1)18 世纪末期,美国经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伺候,美国的工厂制度进入快速进展和形成时期(2)19 世纪中叶,南北战争结束后,由于废奴运动和开发西部,工厂制度得到蓬勃进展,而且由于社会稳定,吸引了大量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大陆,这些移民带来了工业革命的丰硕成果,特别是铁路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社会经济、劳动分配和工厂制度的进展(3)1900 年,美国人口达到 7600 万,其中工人占 2700 万,许多工厂进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4)由于工厂制度的进展,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提高了对管理的认识,他们深切感到迫切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来对企业进行管理(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