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持续进展1.1 基本理论(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进展;(2)内涵:可持续进展应包括经济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其中经济可持续性是基础、环境可持续性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 可持续进展强调的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重,即系统整体效益的效益观。(3)基本原则: ①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即代际之间的公平; ② 可持续性: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仍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③ 共同性原则:可持续进展是不同国家、地区的人类的共同目标,可持续进展的目标具有共同性,以及全人类实行的行动具有共同性。(4)主要特征: ① 从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进展; ② 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进展; ③ 从资源推动型的进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进展; ④ 从对自然的掠夺的进展转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展。(5)可持续性评判的四项指标: ①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 ② 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它的再生速率; ③ 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其他资本形式对它的替代速率; ④ 收入是否可持续增加。(6)可持续进展范式 ① 弱可持续进展:总存量资本(包括人造资本及自然资本)保持不减,允许人造资本替代自然资本;并不关怀局部,更关怀整体 ② 强可持续进展:自然资本保持不减;要求保持系统组分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怀到系统整体。1。2 如何看待可持续进展概念中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的权衡问题?在人类可持续进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可持续的进展应包括经济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其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环境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可持续进展应是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稳定的可持续的进展。1.3 弱可持续进展范式与强进展范式是否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弱可持续进展范式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基础上,认为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是可以完全替代的,而实际是有些人造资本是可以替代自然资本。但是对于强可持续性进展,认为对于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功能而言,可能的替代是非常有限的,认为人造资本与自然资本是部分互补的部分可替代的。2。 生态文明2.1 内涵(1)什么是生态?生态学是讨论生物有机体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提倡的是整体论和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