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常 见 疾 病 鉴 别 诊 断 及 防 治 简 表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病 名病 原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建议仔猪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病日龄一般为 1-7 日龄,新生仔猪 24 小时内最易感,埋伏期 8—24 小时,1-2 天内同窝仔猪几乎全部发病。最初为突然拉稀,粪便稀薄如水,浆糊状,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味,随后拉稀愈加严重,数分钟拉一次,病猪口渴、脱水、昏迷死亡 严重脱水,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黄色或黄红色,空肠、回肠明显积气,肠腔内充满水样内容物,尾端和后躯常沾有污粪.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变性,有小出血点。1、用 A 重度红体康、B 混感倍宁对母猪产前 7 天及产后当天肌注可较好地预防本病的发生。2、用 A 重度红体康、B 混感倍宁对仔猪进行三针保健.3、选用 A 绝痢头孢、仔猪救命神针、痢克、毒痢停;B 绝痢快克、莫拉克、仔猪保命针对小猪肌注或口服治疗。为防止耐药性,可隔一段时期交替使用,或已产生了某种耐药时,换药使用。4、可采纳公司推举的消化道疾病组合。仔猪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多发生于 10—30 日龄仔猪,各窝与同窝发病先后均不一致。发病与环境、温度、母乳、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突然腹泻,排出乳白、灰白、淡黄或黄绿色稀粪,随后腹泻次数增多,粪便腥臭而稀薄,病猪喂寒,脱水,吃奶次数减少或不吃。有时见吐奶,除少数日龄小或发病严重的仔猪因昏迷、虚脱死亡外,一般病情较轻的易自愈,但易形成僵猪。消瘦、脱水、小肠扩张充气,内含黄白色酸臭稀粪,肠粘膜充血,肠壁菲薄半透明状,胆囊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1-4 月 猪 易 感 , 阴 湿 多 雨 季节、栏内潮湿不卫生,饲养管理不当、运输等应激因素或猪抵抗力下降时易发。健康猪常带菌.急性型呈败血症,来势迅猛(多见于断奶后仔猪),体温 40。5—42℃.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带血,有腹痛现象。耳、胸及腹下有紫斑.亚急性和慢性型长期拉灰白或黄绿色恶臭样水样物,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分泌物及血液,多数猪继发肺炎,病程可达数周,终至死亡或成僵猪。急性脾肿大,边缘纯钝,色暗蓝,绵软;肝有灰白色结节性坏死灶;大肠粘膜充血、出血,胃淋巴结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亚急性和慢性的尸体消瘦,大肠粘膜增厚,有浅平溃疡和坏死灶,盲肠、结肠和回肠壁增厚,肠管膨大,粘膜上附着灰白色或暗褐色假膜,呈糠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