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分析报告(初稿)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展示范学校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012 年12 月 5 日至 12 月 14 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部张立炎、郭达恩、朱儒华、吴峰良、陈春明、黄晓欣、雷彦维等七位老师先后赴清远欣强电子有限公司、伟易达(东莞)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宇元一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光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良好合作企业的生产主管、工程师、技术员、维修员、人事部主管就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访谈,调查的目的是做好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工作,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育学生的核心技能进行准确定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做好铺垫。一、调研目的通过此次调研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展示范校建设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具体体现为:1.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布的调研分析,了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服务岗位群,确定本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目标。2.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确定学生文化基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3.通过对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要求的调研,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本专业的培育目标.实现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4.通过对中职生就业典型岗位的分析,创新教学方式。建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建设机制,研发适应新兴产业、职业岗位、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理实一体教材和项目教材。5.通过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企业对毕业生的社会能力、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的调研分析,根据产业进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确立动态设置专业及课程体系、创新教材使用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二、 调研企业及对象此次调研,共选取了 5 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涉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 500 名左右,调查工作岗位 20 余个。调研的思路是以“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为要求,根据“调研、归纳、排序、重组”的方法要领,确定调研的内容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人数统计;岗位职责,人事部门的 2-3 年就业岗位规划;(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所需专业技能基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