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政务的现状、进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 一、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基本内容 90 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进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其含义是指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网络、电脑以及电话等工具,为企业、社会乃至公民个人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共服务,并且打破了传统政府管理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界限,改变政府管理方式。 1.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② 电子公文系统 ③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④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⑤ 电子办公系统 ⑥ 电子培训系统 ⑦ 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① 电子采购与招标 ② 电子税务 ③ 电子证照办理 ④ 信息咨询服务 ⑤ 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 ① 教育培训服务 ② 就业服务 ③ 电子医疗服务 ④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⑤公民信息服务 ⑥ 交通管理服务 ⑦ 公民电子税务 ⑧ 电子证件服务 当然,电子政务的上述业务内容并不是一出现就具备了的,而是在电子政务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全球的电子政务进展现状 1.国内的电子政务的现状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进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 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进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进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 20世纪的 60-70 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