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主楼集水坑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根据常规思路,应进行持续的井点降水,但是该方法会耽误后期筏板施工的时间,且在筏板上留下的井点降水洞口不易封堵.为了节约成本,减少降水时间,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设计本方案。即先打井抽水,降低集水井周围的地下水位,到设计标高之后,做一个保护壳,形成一个防水的空间,保证施工操作得以进行。待保护壳完成之后,在内侧做防水卷材,然后进行钢筋绑扎等。于此同时,撤掉周围的降水井,进行筏板的施工.原设计中,基坑底部混凝土时斜口,但是考虑到现场支模的方便,壳体做成矩形,待做完之后,壳体外侧两边回填 C30 素混凝土,壳体底板厚度为 400mm,侧壁厚度为400mm,考虑 300mm 褥垫层以及 50mm 垫层,桩顶标高相应下降 350mm。保护壳体示意图回填示意图一(集水井处)回填示意图二(电梯基坑处)一、施工准备一.1材料准备15mm 厚木胶合板,40×80mm 木枋,Φ48×3。5mm 钢管,加长型对拉螺栓,钢筋原材等。一.2施工人员准备楼号人数需用时间76#混凝土工 10 人,木工 10 人,钢筋工 5 人,降水班组人员 15 人2024。1177#混凝土工 10 人,木工 10 人,钢筋工 5 人,降水班组人员 20 人2024.11一.3施工机械准备水泵 56 台,小挖机 2 台,应急发电设备一台,其余小型机具如铁锹、铁抹子、灰桶、斗车等均由班组自行解决。二、施工部署及施工工艺二.1总体思路先进行场地的放线,找出集水坑的位置,确定开挖边线及集水井的定位,开始打井,然后进行集水坑的开挖,直至见水为止。随之开始降水,边降水边开挖直至到设计标高。到达设计标高之后,进行褥垫层的施工,然后浇筑 C15 混凝土垫层 50mm,在垫层上放出保护壳的边线及位置,开始支模、浇筑混凝土,待保护壳完成之后,做完防水卷材即可撤掉降水井,同时开始筏板基础的褥垫层铺设工作,撤除的降水井实行素混凝土回填,标号 C15.由于集水井和电梯井的位置比较近,故在开挖时,实行大开挖的形式,在做保护壳时集水井和电梯井处分别单独做保护壳。二.2施工工艺及流程二.2.1操作流程放线定出开挖边线及井点→土方开挖、打井→井点降水、开挖至设计标高→褥垫层施工→垫层施工→保护壳体放线定位→保护壳支模、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防水施工→保护壳体内筏板基础施工、降水井回填二.2.2施工工艺(1)放线定位根据施工,先放出集水坑及电梯井的位置,然后依据此放出开挖边线和降水井位置,降水井布置详见附图.(2)土方开挖、打井在进行土方开挖时...